病原
疱疹病毒。
主要危害对象
鲤、鲫、草鱼、圆腹雅罗鱼、金鱼。
主要症状
早期病鱼体表出现乳白色斑点,以后变厚、增大,形成表皮的“增生物”。色泽由乳白色逐渐转变为石蜡状,长到一定程度后自行脱落,但又会重新长出。当“增生物”数量不多时,对病鱼无多大危害。如蔓延到鱼体的大部分,就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消瘦,并影响亲鲤的性腺发育。
病鱼体表有白色斑点,以后变厚、增大,形成增生物,由乳白色变为奶牛色、桃花色、褐色、黑色。
流行情况
流行于秋末至春初的低温季节及密养的鱼池、网箱,当水温升高到15℃以上时,患病轻的病鱼会逐渐自愈。
预防措施
(1)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2)流行地区改养对该病不敏感的团头鲂、鲢、鳙等鱼类。
(3)升高水温及适当稀养,也有预防效果。
(4)将病鱼放入含氧量高的清洁水(流动水更好),体表增生物会自行脱落。
(5)将0.5千克大黄研成粉末,用开水浸泡12小时后,与100千克饵料混合制成药饵,给越冬鱼投喂5-10天。
(6)做好越冬池和越冬鱼消毒工作,调节池水pH,使之保持在8左右。
治疗方法
(1)将病鱼放到含氧量高的清水或流水中饲养一段时间,体表的“增生物”会逐渐脱落转愈。
(2)每立方米水体用0.4-1克红霉素全池泼洒,对治疗痘疮病有一定的效果。
(3)投喂大黄药饵,一次量,每一千克饲料混50g大黄粉,大黄粉用开水侵泡12小时,,一天一次,连用5至 10天。同时全池遍洒浓度为4毫克/千克的病毒灵,有一定疗效。
(4)排去原池水3/5,用生石灰全池泼洒,调pH为9.4,10小时后加入新水。
(5)复合碘溶液,或10%聚维酮碘溶液,或10%聚维酮碘粉,一次量,每一立方水,0.1ml,或0.45~0.75ml,全池泼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