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发现平常喂料时有时鱼会出现炸群或者是吃料减少的现象,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遇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解决!
鱼吃饲料时炸群有多种原因,我们首先要排除的是,鱼是否受了外部的惊吓,比如声音、投饵区有没有鸟飞过等。
第二个需要排除的是,除了新放养小个体的鱼,池塘里是否剩下了往年个体大的老鱼,老鱼的个体与新放养鱼的个体相差悬殊,小个体鱼受个体大的鱼争抢饲料的影响而炸群。这种炸群多发生在养殖鱼苗的池塘,个体大的老鱼在争抢饲料时,很少浮到水面上,不仔细观察,不容易发现。
01
寄生虫引起的炸群
鱼寄生了寄生虫,比如寄生了锚头鳋,或者是鱼鳃寄生了指环虫、三代虫等。
锚头鳋
寄生了锚头鳋产生的鱼吃料炸群,可以通过在鱼吃料时仔细观察,便可以看到鱼体表寄生的锚头鳋,寄生锚头鳋严重的鱼体表,像穿了蓑衣。这种鱼也会在水面上浮游,表现出焦躁不安。
指环虫、三代虫
鱼鳃寄生了指环虫、三代虫的吃料炸群,如果是在给小规格鱼苗投喂饲料时发现,炸群现象是先由吃料的鱼群中,先是这一小片,那一小片炸群,此时就可以初步断定为,鱼鳃寄生了指环虫、三代虫,可以通过显微镜镜检鳃丝确诊。随着鱼鳃寄生虫的数量增多,进而发展到大群体的炸群,如同受到了惊吓相仿。
驱虫。防治鱼的体外寄生虫病,如指环虫病、车轮虫病、三代虫 病、中华鳋、锚头鳋、孢子虫病等。
02
溶氧过高引起炸群
处于旺盛期池水中藻类在晴好天气阳光充足时,池水的溶解氧过高致使鱼的鳍与尾巴出现了白色气泡或即将出现白色气泡时,此时鱼感到不舒服吃料时也会出现炸群。这时也会出现鱼在水面跳跃,混养的鱼中先出现跳跃的是草鱼。
池水溶解氧过高导致的鱼吃料炸群,可以根据测定池水的溶解氧情况或者通过到投料台前查看鱼鳍、鱼尾进行判断。溶解氧过高会造成的鱼吃料时炸群,鱼的鳍与尾巴会出现白色的泡泡或者是白色的泡泡已经破了,导致鱼鳍鱼尾会有浸血而发红。
03
鱼把底泥搅起引起炸群
鱼争抢饲料时,把投饵区的底泥搅动起来了,鱼由于水浑浊,和底泥的臭气味,而出现暂时逃避的炸群。
鱼把底泥搅起的原因有,在前一段时间里,由于某种原因,鱼吃料状态不好,来吃料的鱼数量不多,或者来吃料的鱼不集中,鱼群游动搅的水流小,造成投饵区有沉淀物,此时鱼恢复了吃料的踊跃状态,在争抢饲料时搅动了池底,或者是此时投饵粒数过多,鱼抢食不供,有鱼到池底吃饵料,搅动了池底泥,造成了投饵区水浑浊,有异味气体释放。
04
投饵面积小引起炸群
投饵的抛洒面积不够,比如放养的鱼多,而投饵机少;或者是投饵机的抛料盘磨损,造成投饵面积小;而养殖户看鱼吃料踊跃,担心有鱼吃不到料,而加大了投料量,造成有部分饵料沉底,自然会有鱼到池底去吃饵料。
鱼抢食饲料的区域,也是根据投饵距离而变化,鱼争抢饲料时对池水的搅动,也会使投饵区的底泥产生变动,因此投饵距离的改变,会使投饵区内的池水,短时间的被搅浑,造成鱼吃料时炸群。
05
肝胆综合症或肠炎引起炸群
如果秋季发生鱼类吃食炸群或者没吃几分钟就散开了,在杀虫之后不见好转,就应该怀疑鱼类肠炎病和肝胆症了。
对于鱼病的治疗,首先必须了解一个原则:急病急治、慢病慢治、重病轻多次、轻病综合治。就是急性病如爆发性出血病等死亡大,病程短的病症用药时要开足药量甚至加大部分药物用量,迅速控制病情;而慢性病如死亡量小、肝肝胆综合症、大量腹水等病程长,带病体多,易反复。因此用药时按疗程用药,内服很关键。内服正康元肝胆利康,用到一到两个疗程;重病即发病个体很多,死亡时间很长且治疗多次仍不见效时,用药组合上就不能选择刺激性大的,应选择刺激性小、剂量轻,但多次用药来解决;轻微病症即几乎无死亡但鱼池不平稳,此时用药应综合判断症状,并虫、菌、水质调理综合性分析处理。
下一篇:正确的调水方法是什么呢